尿路感染是常见的疾病,尤其对于女性而言。男性同样也可能遭遇此困扰。尿路感染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性别差异而有所不同。让我们深入了解尿路感染的各个方面。
目录:
1. 尿路感染的护理要点
2. 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
3.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饮食建议
4. 尿路感染的中医治疗方法
5. 尿路感染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一、尿路感染的护理要点:
患病期间,应禁止性生活,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都应清洗外生殖器。由于外阴部湿润且分泌物较多,是细菌容易生长的部位,因此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是预防和护理尿路感染的最佳方法。建议女性患者采用淋浴,避免污水流入尿道加重感染。每日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大便后擦拭肛门时,应从前向后擦,避免将肛门污物带到尿道口。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并注意多休息,多饮水,勤排尿。情绪波动也可能是尿路感染的原因,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二、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
1. 上尿路感染在女性中极为常见,因为女性尿道较短,细菌更容易上行。
2. 尿路畸形或功能缺陷,如膀胱输尿管反流等,也容易导致尿路感染。
3. 尿路梗阻是诱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结石、肿瘤、狭窄等都可能引发尿流不畅,细菌大量繁殖,造成感染。
4. 滥用某些药物,如非那西丁,可能导致肾乳头坏死,发生感染。
6. 糖尿病患者由于尿中的葡萄糖为细菌提供了营养,容易并发尿路感染。
7. 大多数尿路感染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其中大肠埃希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等也可能引起感染。病毒感染和支原体感染虽然较少见,但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三、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饮食建议:
1. 白糖柳枝饮:用青嫩柳枝或白糖与柳枝皮制成饮品,有助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伴有尿痛、尿频等症状。
2. 鲜荠菜饮:用鲜荠菜或干品荠菜花与猪肉一起煮汤,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荠菜有利水止血的作用。
尿路感染的中医疗法及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中医对于尿路感染的独特治疗方法引人注目。当膀胱湿热,主要症状包括小便频繁、短涩刺痛、尿液黄赤等,治疗方法以清热泻火、利湿通淋为主,采用八正散加蒲公英、石韦等中草药进行调理。
肝胆郁热也可能引发尿路感染,症状包括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欲呕等。需要清泻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是常用的治疗方剂。若三焦湿热症状明显,如寒战高热、身重疼痛等,则需宣利三焦、清化湿热,可采用三仁汤加味进行治疗。
进入缓解期,尿路感染的症状虽然有所缓解,但仍需小心应对。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或气阴两虚可能是主要病因。针对这些状况,需益气健脾补肾、滋阴清热利湿或益气养阴,并结合清热利湿的中草药进行调理。
除了治疗,尿路感染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肾盂肾炎、肾炎、肾周围炎等是常见的尿路感染并发症。肾乳头坏死、肾周围炎和肾周围脓肿、感染性肾结石和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等也较为常见。
肾乳头坏死是其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出现肾绞痛、血尿、高热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对于这一并发症,除了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和尿路感染外,还需要通过各种支持疗法改善病人的状态,并积极治疗糖尿病、尿路梗阻等原发病。
一种隐袭发病的疾病逐渐显现,数周后患者表现出显著的临床特征。除了肾盂肾炎症状的加剧,患者还常体验到单侧显著的腰痛和压痛。严重时,甚至可在腹部触摸到肿起的肿块。当炎症波及横膈,呼吸和膈肌运动变得受限,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牵引般的疼痛。X线胸部透视可见局部横膈的隆起。若是肾内病变引起的,尿中可检测到大量的脓细胞和致病菌;若病变仅在肾周围,则白细胞数量较少。
再谈谈感染性肾结石。这是一种由感染形成的特殊类型的结石,约占肾结石的15%-20%,主要由磷酸镁铵和磷酸磷灰石构成。感染性肾结石的治疗相当困难,且复发率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使肾盂肾炎转化为慢性,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除了常见的肾结石症状外,感染性结石还有其独特的表现。这些结石生长迅速,常呈大鹿角状,在X线平片上清晰可见。患者通常伴有持续的或反复发生的变形杆菌等尿感病史。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血尿化验和X线检查等,可以作出诊断。患者常有变形杆菌尿路感染病史,尿液pH值大于7,尿细菌培养呈阳性。治疗包括内科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对于0.7-1cm以下、表面光滑的肾结石,可以采用内科治疗。目前尚无满意的溶石药物,通常需要使用对细菌敏感的药物。酸化尿液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可以使用氯化铵等。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措施,应劝病人尽早进行。其他治疗还包括大量饮水、酸化尿液、利尿解痉等。
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中由尿路感染引起者占55%。患者起初可能只是寒战、高热、全身出冷汗,或者仅有轻度全身不适和中等度发热。但病情很快恶化,血压急剧下降,甚至发生明显的休克,伴随心、脑、肾缺血的临床表现,如少尿、氮质血症、酸中毒及循环衰竭等。休克一般持续3-6天,严重者可因此而丧生。确诊本病依赖于血细菌培养阳性,因此在应用抗菌药之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在病程中反复培养。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病死率为20%-40%。治疗此疾病的重要措施是去除感染源,同时采取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使用大量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减轻毒血症状、试用肝素预防和治疗DIC以及保持尿路通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