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膀胱结核的治疗及其相关问题,我们来一一探讨。膀胱结核与肾结核治疗相似,主要还是以药物为主,但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呢?让我们深入了解。
目录
膀胱结核病因
膀胱结核:药物治疗还是手术?
膀胱结核需要哪些检查?
如何预防膀胱结核?
膀胱结核的常见症状
膀胱结核病因
膀胱结核是泌尿系统结核的一部分,大多来自肾结核。由于结核尿的污染以及从黏膜下沿输尿管蔓延,膀胱三角区首先受累,并逐渐扩散到膀胱全壁。严重的溃疡可能穿透膀胱全层,形成结核性膀胱瘘。
膀胱结核:药物治疗还是手术?
1.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中,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等药物疗效较好,毒性较小。
2. 手术治疗:尽管有效的药物治疗使手术治疗的地位有所改变,但外科手术仍有一定地位。经过抗结核治疗后,仍有一部分病例需要手术。手术方式包括病灶清除术、肾部分切除术、肾切除术等。术后仍应继续用药。
膀胱结核需要哪些检查?
尿液检查:可见脓细胞、红细胞及抗酸杆菌。
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黏膜充血、水肿、结核结节或溃疡。
膀胱造影:可帮助诊断膀胱挛缩、炎症及自发破裂。
晚期肾功能不全者需进行IVU检查。
对于膀胱结核的预防,主要还是要注重个人卫生,避免与肾结核患者接触,定期进行体检等。而膀胱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膀胱结核及其治疗,做出明智的选择。CT检查在泌尿生殖系结核诊断中的前沿应用
近年来,CT检查已成为泌尿生殖系结核诊断的得力助手。其独到之处在于对钙化、肾脏功能性异常和肾周扩张具有极高的敏感性,能够清晰显示实质瘢痕和表现为低密度的干酪样坏死灶。晚期的肾脏病变,如肾积水、肾萎缩和肾钙化,也无一能逃过它的“法眼”。
除了传统的诊断方法,几种新的诊断方式也崭露头角:
放射性核素检查也在肾结核诊断中占据了一席之地。Kozia采用间接放射性核素药物造影法,此法不仅能观察结核患者的血管状况,还能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Mochalova的新方法通过皮射结核菌素后,测定肾脏的特异性酶——转脒基酶,若其活性显著增高,即可迅速锁定肾结核的诊断。
血清学检测方法如抗PPD-IgG的检测,虽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但其诊断价值已被Slatkin等充分肯定。即使是公认较为敏感的酶联法和放免法,其阳性率也仅为70%~80%,特异性为97.5%,准确性约为75%。
当前,基因诊断技术风头正劲,包括核酸探针、转印指纹和聚合酶链反应等。其最大亮点在于高敏感、高特异性和快速,还能检测出低活力的结核杆菌和一些非杆菌异型结核杆菌。这项技术虽然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但其潜力和前景不容小觑。
膀胱结核的预防核心在于预防肺结核,要消除泌尿生殖系结核的威胁,根本之策在于防范肺结核的传播。美国防病中心提出的消除结核病的战略规划,正是基于这一核心策略。预防治疗的手段也在不断进步,如采用利福平与吡嗪酰胺的间歇用药方式,能有效阻止感染发展成结核病。对结核菌的深入研究也在为早期诊治结核病开辟新的道路。特别是以结核杆菌DNA制作的疫苗在鼠类实验中的成功应用,不仅具有预防作用,还能有效清除药物治疗后的残余结核杆菌,这一重大突破将加速人类对结核感染的控制与消除。
膀胱结核的症状分析
膀胱结核的症状除尿频外,常伴随尿痛、脓尿、血尿等,经抗结核治疗后可得到缓解。而对于膀胱挛缩,症状则包括尿频、尿失禁等,通常不伴有尿痛、脓尿和血尿,且抗结核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在分析病史与临床表现时,需要注意慢性膀胱炎的刺激症状、尿液的酸碱度、有无肺结核或其他泌尿系以外结核病灶等情况,这些都有助于膀胱结核的准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