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结核:一个被忽视的传染病
咽结核,一种由结核菌引发的慢性传染病,可能悄无声息地侵袭你的身体。虽然它不如肺结核那样广为人知,但其危害同样不容忽视。咽结核可能由肺结核病人痰中的结核杆菌接触损伤的咽部粘膜而引发,或由喉结核向上蔓延而来,甚至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单独的咽结核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病,可能因疼痛和吞咽困难导致极度营养不良。那么,咽结核究竟会引发哪些临床表现?又该如何治疗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目录:
咽结核是什么?
咽结核的临床表现
咽结核涂片的临床意义
咽结核的治疗方法
咽结核的成因
咽结核是什么?
咽结核是一种由结核菌引发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各个器官,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咽结核通常是由肺结核病人的痰中结核杆菌接触损伤的咽部粘膜而引发,也可由喉结核向上蔓延而来,或是通过血液传播。咽结核分为急性粟粒型和慢性溃疡型两类。
急性粟粒型咽结核常常继发于活动性开放性肺结核或粟粒性肺结核,表现为全身免疫力不良,是严重肺结核的一种恶性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高烧、全身状况极差、剧烈咽痛等症状,特别是在吞咽时尤为明显。病初起时,咽部可能出现多数粟粒状小结节,迅速溃烂形成边缘不整齐的溃疡。慢性溃疡型咽结核发展较慢,除吞咽痛外,其他症状不明显。
咽结核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咽结核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鼻咽部的粘膜溃疡或肉芽肿形成。患者可能出现鼻塞、流涕、听力减退等症状。口咽及喉咽结核主要有粟粒型或溃疡型两种。粟粒型咽结核可能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表现出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剧烈咽痛、吞咽困难等。溃疡型咽结核好发于腭弓或咽后壁,溃疡可能向深部发展,导致软腭穿孔、腭弓或悬雍垂缺损等。
咽结核涂片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咽结核涂片的临床意义在于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异常的白细胞形态,如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等。这些异常变化对于判断感染的程度、病人的抵抗能力以及预后有重要的价值。涂抹细胞或篮状细胞等异常细胞的出现可能提示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
如何治疗咽结核?
咽结核的治疗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一般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营养支持等多种方法。
咽结核是如何得的?
咽结核的成因可能与饮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牛奶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喉部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蔓延而来。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和机会性感染也可能导致咽结核的发生。
(4)其他病原体引发的感染症状:
对于淋球菌、新型隐球菌、梅毒螺旋体、白喉棒状杆菌等病原体感染的患者,以及疑似血液存在病变的患者,都需要接受详细的检查。他们的感染症状需要得到重视,并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咽结核的治疗方式。
咽结核的治疗需要全身抗痨治疗,这样的系统治疗往往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局部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吞咽困难。对于咽喉部症状特别明显的患者,可以采用异烟肼或丁胺卡那雾化吸入治疗,以缓解病症。饭前,可以使用0.5%-1%的卡因喷雾咽部,暂时减轻疼痛。对于慢性溃疡型的咽结核,可以使用50%-80%乳酸、20%硝酸银或钝铬酸进行烧灼,促进溃疡的愈合。局部使用1%链霉素漱口或喷咽也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咽结核患者的饮食温度应适宜,与体温相当。注意补充营养和保持口腔清洁,这些细致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重要。
那么,咽结核是如何引发的呢?
结核杆菌是一种专性需氧菌,它对某些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强。结核杆菌的致病作用主要依赖于其菌体成分,特别是胞壁中的大量脂质。脂质含量与结核杆菌的毒力呈正比关系,含量越高,毒力就越强。结核杆菌的致病机制可能是细菌在组织细胞内顽强增殖引起的炎症反应,以及诱导机体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性损伤。
咽结核通常是由肺结核患者的痰中结核杆菌接触损伤的咽部粘膜而引发,也可能由喉结核向上蔓延而来。结核杆菌的血行播散也可能导致咽结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