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人生已过半,此时更需要关注饮食健康,避免疏忽导致的严重后果。对于步入花甲之年的老者来说,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退化,新陈代谢减缓,因此需要更加精细地调整饮食习惯。
目录
60岁后饮食需警惕的误区
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应有不同的饮食策略
六十岁开始关注饮食,现在开始并不晚
老人健康饮食的十大原则
老人饮食的度如何把握
一、饮食需警惕的误区:
许多老人在饮食观念上存在误区。比如有人认为随着年纪增长,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减少,其实并非如此。实际上,老人对某些营养如钙、维生素D、维生素B12的需求反而增加。再比如有人认为老年人无需担心体重问题,或认为没胃口时可以不吃,这都是错误的观念。老年人同样需要注意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即使食欲不佳,也需保证基本饮食,避免血糖波动和营养不良。老年人容易出现脱水现象,因此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同样重要。剩饭剩菜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或食物中毒,因此建议合理烹饪,避免食物浪费。
二、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应有不同的饮食策略:
老人健康饮食的十大黄金准则
一、蔬果要鲜活
新鲜的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水果中的有机酸更是刺激食欲的绝佳助手,维持身体酸碱平衡的关键。
二、分量要适中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老人应摄取多种食物,但每种食物的数量不必过多,每餐七八分饱即可。
三、质量要优良
优质的食物并不意味着价格昂贵。例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质量高的食物,应经常食用。注意多吃鱼肉,减少红肉摄入,减少糖的摄入,主食和蔬果是糖的主要来源。
四、食物要多样
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素,因此老人的饮食应包含谷类、蔬果、菌藻等多种食物。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以及干稀搭配。
五、口感要软烂
老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弱,因此食物应尽量质地软烂。采用蒸、煮、炖、烩等烹饪方法。选择的食物应避免纤维较粗、不易咀嚼的,如可选择鱼肉等细嫩食材。
六、饮食要清淡
老人的菜品口味宜清淡,避免过咸。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建议的食物组成包括谷类、鱼虾类、瘦肉、豆类、蔬菜、水果、牛奶等。
七、咀嚼要缓慢
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在吃鱼时更要细心。鱼肉虽好,但由于鱼刺的问题,许多老人需要小心食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最好不要与米饭、馒头同时吃。
八、饭菜要香醇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食欲可能会降低。在食品制作方面要更加注重色、香、味、形的调配,优雅的就餐环境和集体或结伴的就餐形式都可以提高老人的就餐兴趣。
九、饮水要充足
老人对口渴的感觉不如年轻人敏感,因此要自觉多喝水,选择淡茶或白开水。避免等到口渴再喝水,以防缺水引起的便秘和体内代谢失调。
十、温度要适宜
老人的消化系统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才能更好地进行工作。食物宜温热,避免生冷硬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和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
老人饮食的度在于: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避免过饱,食物宜暖不宜过热或过冷,食物宜软不宜过硬。这些准则有助于老人更好地摄取营养,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