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骨性关节炎患者有哪三忌

  • 生活常识
  • 2025-01-04 17:44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老年群体中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通常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有关。我们常说的老年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等,都是指这一病症。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特征是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功能障碍。随着年纪的增长,发病率也会逐渐增加,多数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

那么,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

一、忌潮湿。潮湿的环境和潮湿的皮肤会增加人体热量散发,导致关节疼痛症状加重。患者要保持皮肤干燥,衣物被褥要经常晒晒太阳。

二 忌懒惰。久坐或缺乏运动对关节炎患者极为不利。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供应,从而减轻关节疼痛。患者应该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三、忌寒冷。关节炎对寒冷非常敏感,寒冷的天气或环境会加重疼痛。患者要注意全身和关节的保暖,尤其是病变部位更要特别保护。每天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水温控制在50-70℃,每次热敷15-30分钟。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下骨性关节炎的成因。

骨性关节炎的成因复杂,包括个体因素、饮食因素、免疫学异常、气候因素、生物力学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等。例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年龄增长、肥胖、关节负重增加都是重要原因。关节软骨内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关节液吸取,营养不良会加剧病情发展。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的滑膜中可见少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骨关节炎可能是一种依赖T细胞的局部炎症反应过程。遗传因素和生物力学因素如穿高跟鞋行走的扭力作用也会导致关节软骨受损。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使用皮质醇类药物也会引发继发性损害。

在食疗方面,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例如,三七丹参粥、三七炖鸡、猪肾粥和防风粥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桃仁薏苡仁粥

制作时,取10-15g桃仁,洗净捣烂,加水研去渣,与30g薏苡仁、50-100g粳米共煮成粥。此粥每日一剂,可随意服用。其功效在于益气活血,通利关节,尤其对于气虚血瘀、阻滞关节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有良好疗效。

冬瓜薏仁美味汤

冬瓜500g连皮切片,与50g薏苡仁共煮,适量加水,煮至冬瓜烂熟。此汤每日一剂,可随意享用。其特色在于健脾清热利湿,尤其适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证属湿热内蕴而湿邪偏盛者。

丝瓜竹叶粥

取丝瓜100g洗净切片,与淡竹叶20g共煮提取药汁;再将薏苡仁60g熬粥,最后加入药汁。此粥每日一剂,可随意食用。其功效在于健脾祛湿、清热通络,尤其适用于风湿痹阻而热邪偏胜的膝关节炎患者。

关于骨关节炎患者的自我保健

一旦被诊断为骨关节炎,患者应首先全面认识此病。若无明显症状如关节疼痛、麻木等,则无需特殊治疗。但日常需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与体育锻炼,以改善关节新陈代谢,防止关节僵硬。出现症状的患者应避免局部疲劳并接受适当治疗。不应简单认为骨关节炎是年龄或过度使用关节的结果,尚有其他多种因素参与其中。当前,尚无特效药物能治愈骨关节炎或消除已生成的“骨刺”。患者应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多数病情较轻的不会导致全身性残废。在医生指导之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

对于受累的关节,应加以保护避免过度使用,防止承受不恰当的重力和暴力以减少关节损伤。如膝关节受损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跑步等。在日常生活中,可适当使用拐杖等辅助工具以减轻关节负荷。合理饮食、补充钙质、减轻体重等也有助于缓解病情。

理疗如热疗、水疗等可帮助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维持关节功能。对于颈椎病患者,可使用颈牵引等方法。针灸、按摩等也有一定疗效。

骨关节炎患者不宜久呆空调房

双腿和膝关节承载着身体的重量,每天都在不断地运动而遭受磨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磨损会逐渐加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或喜欢穿裙装可能会导致关节受寒,进而引发骨关节炎。

骨科专家指出,休息痛是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特点为休息时感到不适,活动初期局部疼痛,随着活动展开疼痛有所缓解,但长时间劳累后又会加重。骨关节炎患者应特别注意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

以上内容旨在提供对骨关节炎患者的有益建议和信息,以帮助其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病情。骨关节炎是一种让人痛苦的病症,它的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尤其是膝关节和髁关节。在严重的情况下,关节甚至会出现红肿。当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早晨醒来时,关节疼痛的感觉会特别明显。但奇怪的是,适当的活动反而能缓解这种疼痛,这就是所谓的“休息痛”。

除此之外,项背肌和腰肌筋膜炎也是现代人的常见疾病。特别是在白领阶层,其发病率近年来不断上升。主要原因在于长期慢性积累性劳损,比如长时间的站姿、坐姿疲劳等。那些生活在潮湿环境或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下的人们,也容易患上这种病。

骨科专家建议,为了预防“休息痛”,我们应该积极加强项背部、腰部以及四肢的功能活动。体育锻炼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做广播操中的扩胸运动、打太极拳等。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注意防止受凉和感冒,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骨骼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