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家中有人突发脑卒中如何急救

  • 生活常识
  • 2024-12-31 09:41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脑卒中,这一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正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预防保健意识的滞后等因素,其威胁愈发严重。在我国,每年新增的脑卒中病例高达约250万例,每12秒就有一人罹患,每21秒就有一位患者因脑卒中离世。那么,究竟什么是脑卒中?其成因又是什么?当家中有人突发脑卒中时,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急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

一、探寻脑卒中的发病原因

1. 外伤:脑出血和脑梗塞在中青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大多与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瘤有关,这也是脑卒中年轻化的原因之一。

2. 饮酒:酒精可直接导致脑血管痉挛,同时使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素,导致脑血栓形成。酒精引发的精神、行为异常,以及A型性格外露,都对脑卒中的形成有影响。

3.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较无高血压者高出4-7倍。

4. 超重与肥胖:是脑卒中的重要因素,“苹果型体形”更易引发心脑血管病。

5. 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风发病率增加。虽然女性中风的发病率较男性低,但也不能忽视。

二、家中有人突发脑卒中如何急救

当家中有人突发脑卒中时,家庭急救至关重要。首先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紧急联系神经科医生。在移动病人时要特别小心。让病人仰卧,头部略向后倾以开通气道,并注意保暖。切记不要摇晃、垫高枕头或前后弯动病人的头部。保持室内温暖和空气流通。对于失去意识的病人,应保持仰卧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脑中风病人呕吐时,应让其脸朝向一侧以防堵塞气道。在病人抽搐时,应迅速清除周围危险物品,并用筷子等物品保护其舌头以防咬伤。

三、脑卒中的表现

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各种疾病,其中脑中风尤为严重。由于人们对脑中风知识的缺乏,往往无法及时发现其症状,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了解脑卒中的表现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不再详细展开,留待后续深入探讨。

探究脑中风征兆:症状、预防与康复训练

脑中风前的征兆,你是否了解?精神抑郁、老年人多寐等都可能是脑中风的重要信号。对中风患者来说,早期识别这些征兆至关重要。精神抑郁不仅使男女中风风险分别增加58%和85%,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血小板凝聚力增强,容易诱发梗塞。老年人若出现舌痛、麻木和活动不便,应及时进行全面检查,预防中风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发现,适量食用肉类和乳制品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因为肉类和乳制品中的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加胆固醇,强健血管。但同时也要警惕,过多摄入可能导致心肌梗塞风险提高。研究人员建议,每天摄取大约20克的饱和脂肪酸最为合理,这相当于每天饮用一杯牛奶或隔天食用150克肉类。

除了饮食调整,康复训练对于预防脑卒中复发也至关重要。肢体功能锻炼包括保持关节功能位、定期翻身、床上被动运动、按摩和系统功能训练等。这些训练旨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和足下垂等并发症状。语言标准训练也是康复训练的重要一环,包括发音诱导、听读练习、视觉触觉辅助等,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了解这些征兆并采取预防措施,是防止脑中风的关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及时发现并处理身体的不适症状,都能有效降低中风风险。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来说,及时治疗和康复训练同样重要,有助于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