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心痛、硝酸甘油以及依姆多等硝酸盐药物,宛如心绞痛的救命稻草。这些药物能够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缺血,减轻心脏负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综合科主任徐贵成提醒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需警惕一种名为“零时效应”的风险。
所谓“零时效应”,指的是在夜间零点时分,先前服用的硝酸盐药物浓度会降至谷底,这时药物扩张血管的浓度无法达到治疗标准,导致血管收缩,心肌缺血加剧。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被人们称为“反跳现象”。对于夜间心绞痛患者来说,这一时段尤为危险。
为了避免“零时效应”的发生,长期依赖硝酸酯类药物的患者需要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由于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药物剂量需求各不相同,因此不能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除了精确控制药物剂量之外,患者还可以采取按时间给药的策略,以延长短效药物的作用时间。例如,消除心痛的药品可以每隔八小时服用一次。如果每天需要服用四次药物,那么服药间隔应控制在六小时之内。
硝酸酯类药物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类。现在,制药企业已经能够通过改进药物载体,将短效药物转化为长效药物。长期依赖消心痛等硝酸酯类药物的患者,最好选择长效或控释缓释剂型的药物。这样既能保证药效的持久稳定,又能有效避免“零时效应”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