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药知识的普及,我们深知妊娠哺乳期的女性在用药时需格外小心。在外用药物的使用方面,部分人的警觉性却相对较低。让我们回顾一下护士小云的经历。怀孕五个月的她因花粉过敏导致身上出现小疹子。尽管医生考虑到她的孕期和轻微的症状,没有为她开药,但她仍感到脸部瘙痒,误以为只要不内服药物就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于是,她自行购买了一支外用药使用。但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不正确的。
研究表明,妊娠哺乳期的女性在使用外用药时应当谨慎。因为部分外用药能够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可能对胎儿或乳儿的健康造成损害。需要我们特别留意的外用药包括:
首先是杀癣净,它的成分是克霉唑,主要用于皮肤黏膜真菌感染的治疗,如体癣、股癣和手足癣等。虽然动物实验显示其可能对胚胎有毒性作用,且临床上尚未明确其不良反应,但为了宝宝的健康,建议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慎用。
还有百多邦软膏(莫匹罗星),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皮肤感染治疗的抗生素外用软膏。但部分专家认为,妊娠期最好避免使用,因为其成分聚乙二醇会被人体吸收并蓄积,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阿昔洛韦软膏是一种抗病毒外用药。这类药物在抑制病毒DNA复制的也会对人体细胞的d—DNA聚合酶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人体DNA的复制。妊娠期女性在选用抗病毒外用药时需特别谨慎。
还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但妊娠期女性大面积或长期外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胎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而且,这类药物还能通过透皮吸收,小剂量进入乳汁中。
无论处于孕期还是哺乳期的妇女,在使用口服药物或外用药物时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是一个负责任的母亲应该做到的,为了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千万不要自行用药或者忽略用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