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老年人用药指南——掌握四大注意事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发生变化,用药时更需要谨慎。因为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所以老年人用药时,剂量的掌握至关重要。
每位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都是独特的。有些药物的疗效可能会增加,如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凝药、利尿药和降压药等;而有些药物则可能因器官敏感性降低而导致疗效降低,如受体激动剂与阻滞剂等。不同疾病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增加用药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在选择药物时,应充分了解各种药物和剂型的特性,选择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切忌自行选择药物或随意调整剂量。对于年龄较大、体重较轻、体质较差的老年人,用药应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步观察反应和病情改善情况,调整至合理剂量。
有些口服药物不能随意掰开或碾碎。如肠溶片、控释片、缓释片等,由于其特殊的外层包裹,不宜掰开服用。
除了掌握用药剂量,老年人还应注意以下四大用药事项。
一、避免滥用抗生素。不管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发热并不总是意味着需要服用抗生素。盲目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治疗失败,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副作用。
二、慎用解热止痛药。这类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消除病因。未查明病因就使用解热止痛药可能会掩盖病情,给诊断带来困难或延误治疗时机。
三、避免滥用补药。老年人希望通过补药来弥补身体虚损,但滥用补药或不当使用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四、避免常服泻药。老年人由于消化器官功能衰退,容易发生便秘,但常用泻药可能导致结肠痉挛,影响营养吸收,甚至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建议老年人通过饮食调整,增加纤维素摄入来预防便秘。
老年人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防范工作: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搞好饮食以完善营养,早睡早起并重视午休,注意起居以防冷热刺激。遵循这些建议,老年人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享受美好生活。